招生代码:51074
四川省弘博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20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暂未公布,但学校每年录取分数线大致在350分-450分左右。
学校简介
四川省弘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招生年,是一所拥有良好教学环境、开设了众多专业的职业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在于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收获丰富的知识、收获一门技术,收获属于自己的青春时光。学校不光是中职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地方,学校还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良好行为规范、修养自身素质的地方,经过学校的教育之后学生毕业了才能成功的就业。
目前,各类在校人数近1000人,专兼职教职工80余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8人;学校设备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百家诚信单位”、“讲诚信重质量双保障示范单位”、 “双流区职业教育先进办学单位”、“双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并在成都市民办中职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双流年度目标考核中得到肯定。
考生问答
问:贵校有什么资助政策吗?
答:凡来学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按国家相关政策享受减免学费2000元/年,共计享受两年。按照“优中选优,困中选困”的原则,按不超过本年级在校在籍学生人数20%的比例,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享受金额为2000元/生/年,享受年限为一、二年级。 优秀学生、贫困学生可按学校规定享受“林峰助学金”500-2000元/年。
问:贵校文凭是否国家认可?
答:由学校和衔接、报读院校直接颁发电子注册、全国通用的中、大专毕业证书。
问:贵校招生对象及招生条件要求都有哪些?
答:(1)招生对象: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2)年龄:14—22周岁。(3)招生区域:面向全国招收有志青年。
问:贵校培养模式是怎样的?
答:(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并重模式。学校推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综合培养目标和“学校理论学习+企业技能实训”的分段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努力将每位学生培养成综合实用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学历提升与技能训练并举模式。学校在狠抓技能训练的同时,鉴于部分优秀企业对新进人员的学历最低是大专以上的要求,同步实施学历达标工程,采取“中专+大专”、“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学历提升计划,以此适应未来企业专业人才的选拔、录用标准;(3)就业培训和创业培养并存。学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成都天府新区最适合就业和创业的人才培养学校”,将学生100%对口就业作为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第一工作目标,同时在校内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尝试创业,为毕业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项目筛选、融资方案编撰、合作洽谈等支持,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大、中专学生的创业大军浪潮中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四川省弘博中等专业学校2025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
四川省商务学校2025年招生录取分
招生代码 :51056 四川省商务学校2019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报读五年制高职须上当地中考总分的一半以上,必须填报五年制高职大专第一志愿;三年普通中专
-
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招
招生代码 :51082 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2019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学校按名额招生,暂时不需要成绩,报满为止。 学校简介 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是一
-
四川省新津县职业高级中学2025年
招生代码 :51144 四川省新津县职业高级中学2019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中职暂时不需要成绩,学生可到学校咨询报名。 学校简介 四川省新津县职业高级中学
-
四川省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招生代码 :51065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2019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学生须参加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文化考试各单科成绩满分为100分,文化、专业考
-
四川省经济管理学校-汽车运用与
层次:三年制中专、2+3套读大专模式(可升本) 培养方向:汽车制造、装配、检测、维修、装饰与美容、保养等。学生在校期间可取得汽车检测、汽车营销
-
四川省弘博中等专业学校-双语幼
双语幼师专业 方向介绍 学前双语方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方向以培养适合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师资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出色的英汉双语表达
-
四川省经济管理学校-会计专业招
会计专业: 层次:三年制中专、2+3套读大专模式(可升本) 培养方向: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
-
四川省弘博中等专业学校-酒店旅
酒店旅游管理(导游)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现代酒店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
-
成都市天府新区中等专业学校酒店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酒店服务基本技能、与基本部门管理能力,能独立应对客户服务工作,同时能适应国际酒店中高端服务及基层管理专门型技术人
-
四川省弘博中等专业学校-硬件网
硬件网络工程师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

